豹貓介紹與圖片

豹貓 基本介紹
原產地:美國
沿 革:起源於1963年代
個 性:友善而溫柔
毛 型:密而柔滑
毛 色:有黃、淺黃、黃褐、黃金或橙色

豹貓 是一種很獨特的貓種,他的祖先是Asian Leopard Cat 亞洲美州豹紋貓和家貓的混種貓,
它的名字就是由Asian Leopard Cat的拉丁名字 Felis Bengalensis而來,
英文名字取為Bengal Cat。 又有人叫它 孟加拉貓、玩具豹、豹貓

是於1963年在美國的一項繁殖計劃中誕生,
在這個計劃中,基因學家金‧撒哥登(Jean Sugden),
試圖將野貓身上的搬紋轉移到家貓身上,而用家貓與亞洲豹貓所交配成的貓種。

到了1981年,金‧米勒(Jean Mill,娘家姓撒哥登)
和另一位基因學家威利爾‧森德沃(Williard Centerwall)博士開始致力於改良孟加拉貓的品種;
他們將一隻叫金金(kinkin)的小貓與一窩小家貓飼養在一起,
長大後再與牠的父親配種,產下了單色及帶斑點兩種不同的小貓。在1984年,已為TICA國際貓協會組織所承認,不過一定要是亞州美洲豹紋貓的四代以後,才能算孟加拉貓。
1985年孟加拉貓已可以在美國貓展展出,並深受歐美人士喜愛。

個性活潑聰明,雖然看似狂野,卻可當作寵物貓飼養;
牠也和一般貓咪一樣,會使用貓砂吃飼料,亦可與大人或小孩相處愉快。
牠們有個喜歡在水裡玩的有趣習慣。
有些貓的主人,還會幫貓咪帶上項圈和繩子後外出散步,就像溜狗一樣。
據飼主的反應,孟加拉貓的個性和行為還真的是比較像狗。

擁有野貓的外表特質和家貓親切可靠的品性,
身軀狹長且肌肉發達,頭部圓型壯實,鼻寬耳大,四肢發達結實,
後肢比前肢稍長,腳掌又大又圓,骨骼粗大,看上去有一種粗豪、強壯的感覺,
後臀及腿比肩部稍高,披毛光滑,尾巴上並有斑紋。
幼貓的被毛較粗糙,要到一歲時才能長成身體上的淡紅色。
斑點紋非常特別,與斑點虎斑完全不一樣。大大的斑點成水平狀分佈,很像玫瑰花形。
又因為具有野貓血統,因此激動、不易抑制叫聲為其主要特徵之一。

即使擁有狂野的山貓血統,性格方面卻被家貓的溫馴所蓋過,善於與人相處及喜歡被人撫摸。
喜愛跟主人說話,並很喜歡跟小孩子玩耍。適應力強和好奇心旺盛也是特色之一。
由於隱藏著野性的血統,勉強讓牠黏在身邊只會惹來反感,因此給牠一定的自由度為其飼養要點。




棲息地與行為
豹貓擅長爬樹,也能游泳。它們是夜行性動物,白天它們在洞穴中,它們的洞穴包括中空的樹幹、地洞、或是山洞。除了繁殖期外,豹貓是獨居動物,在南方的豹貓沒有固定的繁殖期;在較冷的北方,它們的繁殖期約在三、四月,當氣候溫暖得足以讓新生的小貓存活。豹貓通常相伴共同生活與養育小豹貓7到10個月。豹貓通常在18個月時長成,人類豢養的雄豹貓長成期可能縮短到7個月,雌豹貓可能縮短到10個月就長成。



有人認為豹貓是亞洲最難以馴服的貓科動物。雖然在多數地區要將豹貓當寵物飼養需要執照,但飼養豹貓是可能的。 亞洲豹貓常與家貓交配產生後代,就是所謂的孟加拉貓。飼養的孟加拉貓必須至少是第四代(F4)沒有豹貓血統,前三代通常作為育種。



保育類動物
孟加拉,印度以及泰國的群已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一,而其他族群亦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。孟加拉、柬埔寨、印度、印尼、日本、馬來西亞、緬甸、尼泊爾、巴基斯坦、菲律賓、俄羅斯、泰國等國也制定了禁止狩獵豹貓的法律。台灣也把「石虎」列入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。

豹貓體態與家貓相似,尾長約為體長一半,全身花紋斑類似豹子,體背淺棕色,有4條棕黑色縱紋。



>>>閱讀全文:豹貓介紹與圖片
 

arrow
arrow

    捷克快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